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
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 奉制譯
淨行品第十一
爾時,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:「佛子!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不害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不可毀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不可壞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不退轉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不可動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殊勝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清淨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無染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智為先導身、語、意業?云何得生處具足、種族具足、家具足、色具足、相具足、念具足、慧具足、行具足、無畏具足、覺悟具足?云何得勝慧、第一慧、最上慧、最勝慧、無量慧、無數慧、不思議慧、無與等慧、不可量慧、不可說慧?云何得因力、欲力、方便力、緣力、所緣力、根力、觀察力、奢摩他力、毘鉢舍那力、思惟力?云何得蘊善巧、界善巧、處善巧、緣起善巧、欲界善巧、色界善巧、無色界善巧、過去善巧、未來善巧、現在善巧?云何善修習念覺分、擇法覺分、精進覺分、喜覺分、猗覺分、定覺分、捨覺分、空、無相、無願?云何得圓滿檀波羅蜜、尸波羅蜜、羼提波羅蜜、毘梨耶波羅蜜、禪那波羅蜜、般若波羅蜜,及以圓滿慈、悲、喜、捨?云何得處非處智力、過未現在業報智力、根勝劣智力、種種界智力、種種解智力、一切至處道智力、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、宿住念智力、無障礙天眼智力、斷諸習智力?云何常得天王、龍王、夜叉王、乾闥婆王、阿脩羅王、迦樓羅王、緊那羅王、摩睺羅伽王、人王、梵王之所守護,恭敬供養?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、為救、為歸、為趣、為炬、為明、為照、為導、為勝導、為普導?云何於一切眾生中,為第一、為大、為勝、為最勝、為妙、為極妙、為上、為無上、為無等、為無等等?」
爾時,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:
「善哉!佛子!汝今為欲多所饒益、多所安隱,哀愍世間,利樂天人,問如是義。佛子!若諸菩薩善用其心,則獲一切勝妙功德;於諸佛法,心無所礙,住去、來、今諸佛之道;隨眾生住,恒不捨離;如諸法相,悉能通達;斷一切惡,具足眾善;當如普賢,色像第一,一切行願皆得具足;於一切法,無不自在,而為眾生第二導師。佛子!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?
佛子!
菩薩在家, 當願眾生: 知家性空, 免其逼迫。
孝事父母, 當願眾生: 善事於佛, 護養一切。
妓樂聚會, 當願眾生: 以法自娛, 了妓非實。
上昇樓閣, 當願眾生: 昇正法樓, 徹見一切。
若在厄難, 當願眾生: 隨意自在, 所行無礙。
詣大小師, 當願眾生: 巧事師長, 習行善法。
鬀除鬚髮, 當願眾生: 永離煩惱, 究竟寂滅。
自歸於佛, 當願眾生: 紹隆佛種, 發無上意。
受學戒時, 當願眾生: 善學於戒, 不作眾惡。
受具足戒, 當願眾生: 具諸方便, 得最勝法。
正身端坐, 當願眾生: 坐菩提座, 心無所著。
若修於觀, 當願眾生: 見如實理, 永無乖諍。
若舉於足, 當願眾生: 出生死海, 具眾善法。
若著上衣, 當願眾生: 獲勝善根, 至法彼岸。
嚼楊枝時, 當願眾生: 其心調淨, 噬諸煩惱。
大小便時, 當願眾生: 棄貪瞋癡, 蠲除罪法。
事訖就水, 當願眾生: 出世法中, 速疾而往。
洗滌形穢, 當願眾生: 清淨調柔, 畢竟無垢。
手執錫杖, 當願眾生: 設大施會, 示如實道。
若在於道, 當願眾生: 能行佛道, 向無餘法。
見趣下路, 當願眾生: 其心謙下, 長佛善根。
見路多塵, 當願眾生: 遠離塵坌, 獲清淨法。
若見眾會, 當願眾生: 說甚深法, 一切和合。
若見高山, 當願眾生: 善根超出, 無能至頂。
若見華開, 當願眾生: 神通等法, 如華開敷。
若見大河, 當願眾生: 得預法流, 入佛智海。
若見汲井, 當願眾生: 具足辯才, 演一切法。
若見流水, 當願眾生: 得善意欲, 洗除惑垢。
若見園苑, 當願眾生: 勤修諸行, 趣佛菩提。
見樂著人, 當願眾生: 以法自娛, 歡愛不捨。
見苦惱人, 當願眾生: 獲根本智, 滅除眾苦。
見端正人, 當願眾生: 於佛菩薩, 常生淨信。
見背恩人, 當願眾生: 於有惡人, 不加其報。
見苦行人, 當願眾生: 依於苦行, 至究竟處。
見無鎧仗, 當願眾生: 永離一切, 不善之業。
若見於王, 當願眾生: 得為法王, 恒轉正法。
若見大臣, 當願眾生: 恒守正念, 習行眾善。
見處林藪, 當願眾生: 應為天人, 之所歎仰。
入其家已, 當願眾生: 得入佛乘, 三世平等。
若見空鉢, 當願眾生: 其心清淨, 空無煩惱。
不得恭敬, 當願眾生: 不行一切, 不善之法。
若得美食, 當願眾生: 滿足其願, 心無羨欲。
得麁澁食, 當願眾生: 心無染著, 絕世貪愛。
飯食已訖, 當願眾生: 所作皆辦, 具諸佛法。
若入水時, 當願眾生: 入一切智, 知三世等。
暑退涼初, 當願眾生: 證無上法, 究竟清涼。
諦觀佛時, 當願眾生: 皆如普賢, 端正嚴好。
頂禮於塔, 當願眾生: 一切天人, 無能見頂。
讚佛功德, 當願眾生: 眾德悉具, 稱歎無盡。
以時寢息, 當願眾生: 身得安隱, 心無動亂。
睡眠始寤, 當願眾生: 一切智覺, 周顧十方。
「佛子!若諸菩薩如是用心,則獲一切勝妙功德;一切世間諸天、魔、梵、沙門、婆羅門、乾闥婆、阿脩羅等,及以一切聲聞、緣覺,所不能動。」
淨行品第十一 (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