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29日

一起來認真看待每餐必備的 -- 筷子



蘊藏中華文化 筷子傳承展特色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央社台北5 更新日期:2011/02/05  

每天吃飯都要用到的筷子,看似平淡無奇,大陸專家說,實則蘊含了豐富文化內涵。
新華社引述上海民間民俗藏筷館館長藍翔說,筷子古稱「箸」,後由於箸與「住」、「蛀」同音,特別是乘舟船之人更忌諱,人們便取「住」的反義詞「快」,將「箸」稱為「快子」。因為「快子」多用竹子製成,從而創造了新的漢字「筷子」。


在中國民間,筷子歷來被視為吉祥之物出現在各民族的婚慶禮儀中,成雙成對的筷子寓意快生貴子、快快樂樂、和睦相處等好兆頭;筷子外形直而不彎,還被古人視為剛正不阿的象徵,文人墨客詠頌筷子的詩歌也不少。

在中國幾千年筷子文化的傳承中,對筷子的使用形成了許多約定俗成的禁忌:如使用長短不齊的筷子、用筷子指人、用筷子敲擊碗和盤子、將筷子插在飯頭上、將筷子顛倒使用等。

藍翔介紹說,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是用右手執筷,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,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,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。用餐前,筷子要整齊放在飯碗的右側,用餐後,則要整齊地豎向放在飯碗的正中。


據藍翔研究,古今中外製作筷子的材料多達200餘種,除了常見的竹、木材、獸骨、象牙等製作的筷子,還有金、銀、玉石、水晶、翡翠、壽山石、犀角、玳瑁、綠孔雀骨、魚骨、珊瑚等珍貴材料製作的筷子。有的筷子不僅是一種餐具,還是一種藝術品,在筷子上題詞、刻詩、繪畫、烙畫、鑲嵌、雕鏤等藝術形式多姿多采。

他表示,「小小的筷子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,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。」筷子的使用在東亞地區影響十分廣泛,以至於一些學者將東亞文化圈稱為筷子文化圈。1000205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出自  網路信息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