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之二
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
十行品第二十一
入是三昧已,十方各過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,有萬佛剎微塵數
亦是毘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、威神之力及諸菩薩眾善根力,
令汝入是三昧,而演說法;
為增長佛智故,深入法界故,了知眾生界故,所入無礙故,
覺悟一切諸法故,知一切諸根故,能持說一切法故,所謂
善男子!汝當承佛威神之力,而演此法。」
是時諸佛即與功德林菩薩無礙智、無著智、無斷智、無師智、
無癡智、無異智、無失智、無量智、無勝智、無懈智、無奪智。
時功德林菩薩即從定起,
告諸菩薩言:「佛子!菩薩行不可思議,與法界、虛空界等。
何以故?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,而修行故。
一者、歡喜行,
二者、饒益行,
四者、無屈橈行,
五者、無癡亂行,
七者、無著行,
八者、難得行,
九者、善法行,
是為十。
其心平等,無有悔吝,不望果報,不求名稱,不貪利養;
隨諸方土,有貧乏處,以願力故,往生於彼,豪貴大富,
財寶無盡。
但更增長慈悲之心。
『我得善利,此等眾生是我福田,是我善友,不求不請,
而來教我入佛法中。我今應當如是修學,不違一切眾生之心。』
充足一切飢苦眾生,乃至若有一小眾生未得飽足,願不捨命,
願諸眾生食我肉者,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獲平等智,
具諸佛法,廣作佛事,乃至入於無餘涅槃!若一眾生心不滿足,
我終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!』
種種想、補伽羅想、人想、摩納婆想、作者想、受者想,
但觀法界、眾生界,無邊際法、空法、無所有法、無相法、
作是觀時,不見自身,不見施物,不見受者,不見福田,
爾時菩薩觀去、來、今一切眾生所受之身尋即壞滅,便作是念:
『奇哉!眾生愚癡無智,於生死內受無數身,危脃不停,
而不能以不堅固身求堅固身。我當盡學諸佛所學,證一切智,
令其永得安隱、快樂!』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