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8日

華嚴經 介紹



《華嚴經》在中國流傳的第一階段:六十華嚴
 《華嚴經》在中國流傳的三個階段。當龍樹菩薩從龍宮誦出《下本華嚴》的時候,這個時期也就是佛法開始向中國弘傳,漢朝分西漢跟東漢,西漢在前,東漢在後。西元初年,東漢明帝派遣大使到西天去取經,大概是這個時期;也就是龍樹菩薩從龍宮把《下本華嚴》誦出在這個世間的時候,佛法也開始東傳,這時候譯經工作也開始在進行,跟華嚴思想有相關的這一類經典,也都陸陸續續在翻譯,但是當時並不完整,都是一品
或一段的散譯本,也就是支分經的部份,是零散的翻譯,或者別譯,稱作散譯時期或者別譯時期。正式有完整的譯本出現是在東晉時期,在西元418年到420年這個時候,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就翻譯比較完整的《華嚴經》,就稱為全譯時期,也就是翻譯《華嚴經》的成熟期,完整的譯本出現。
佛陀跋陀羅三藏法師所翻譯的這部《華嚴經》,因為是在東晉時期翻譯的,所以又稱作「晉經」,指晉朝所翻譯的經典。原來是五十卷的份量,經過補足之後就成為六十卷,故又稱為《六十華嚴》,至此,才有全本的《華嚴經》在中國流傳。
  《六十華嚴》有三十四品,當中又以<十地品>的宏揚流傳最廣,另外也有《十地經》的別行單譯本在流通。《十地經論》是註解《十地經》的一部論,當世親菩薩所造的《十地經論》在中國譯出以後,就造成一股熱烈研究的風潮,當時社會的菁英皆投入其思想研究,此時因為整個思想體系還沒有形成,所以研究的這些學者,就稱為「地論師」,也就形成所謂的「地論系」,或是「地論派」,就是專門針對《十地經論》
研究的團體。
 那麼地論系的發展跟後來華嚴思想的展開,有很多位大德就針對這個作註解或著作華嚴疏論,整合起來就形成後來的「華嚴宗」。所以華嚴宗思想與《十地經論》的廣泛研究和探討,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密切關聯在。所以可以這麼講,<十地品>是整部《華嚴經》的一個核心,一個重點。我們想要進入華嚴的領域裡頭,一定不可忽視<十地品>的一個重要性,這可以從這一段歷史得知。所以《華嚴經》傳到中國的第一階段,就是翻譯六十卷《華嚴經》的這個階段。


《華嚴經》在中國流傳的第二階段:八十華嚴
  第二個階段,就是翻譯八十卷《華嚴經》的這個階段,它跟第一個階段隔了將近三百年的時間。這是唐朝武則天的時代,西元695699年,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所翻譯的《八十華嚴》,共有三十九品,亦稱「略本華嚴」。《八十華嚴》經過華嚴宗三祖法藏大師補齊,這是人類思想當中一個巔峰造極之作,是人類文化思想史當中的一個瑰寶,流傳至今,人類的思想可以說再也沒有能夠超越這部經的。
  華嚴思想自《六十華嚴》譯出以後,就有人開始作註解,少則幾卷的、幾十卷的多則達上百卷,像劉謙之所註的量就多達六百卷之多。可見在當時從表相上來看,「華嚴思想」應該是很複雜的,它的思想確實是相當的廣博精深的。隋唐以來,華嚴的學風更加興盛,有杜順和尚,智儼和尚,即使是三論宗的開宗祖師吉藏大師,也都對華嚴有所研究,都有著疏立說。
 三祖法藏大師是一個集大成者,在那時候就成立華嚴宗,立宗判教至此完備。因此又稱賢首宗,如果以清涼國師作代表,亦可稱作清涼宗。不管是賢首宗或清涼宗,都可作為華嚴宗的一個代稱。

《華嚴經》在中國流傳的第三階段:四十華嚴
 第三個階段,就是《四十華嚴》的譯出階段,是在唐德宗貞元年間,即西元796798年這段時間,由罽賓國三藏法師般若所翻譯的。
 《四十華嚴》實際上是《六十華嚴》跟《八十華嚴》當中最後一品<入法界品>比較完整的的部份,這個部份其實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是屬於《八十華嚴》第三十九品,有二十一卷經文;在《六十華嚴》第三十四品,有十九卷經文;這裡有四十卷經文,所以《四十華嚴》的量比幾乎多了一倍,我們一看就知道,在「量」多寡的前提之下,內容差異就比較大。
 《四十華嚴》全名叫「大方廣佛華嚴經‧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」,它實際上是一品,叫「普賢行願品」。所以說<普賢行願品>不是只有一卷,實際上是有四十卷,最後一卷是「十大願王」,所以「普賢十大願王」不是<普賢行願品>。
 《四十華嚴》譯出的這個階段,促使華嚴宗草創時期正式進入成熟時期,流傳到這時期就形成了一種風氣,獨樹一格,逐漸形成一個重要的宗派,以三祖法藏大師的奉獻最大。三祖法藏所造的《探玄記》,是針對《六十華嚴》的註解;四祖清涼的《華嚴疏鈔》,是針對《八十華嚴》的註釋。二者併稱「華嚴雙璧」,也就是對《華嚴經》的註解,是以《探玄記》跟《華嚴疏鈔》這兩部最具有代表性,也最重要。
  除了這兩部大作之外,還有杜順和尚的《法界觀》、《五教止觀》,以及李通玄長者的《華嚴經論》,這些都是思想界的一個傑作,對於後代的學佛人或華嚴子弟們是重要的依據,啟發性影響非常的深遠。對於《華嚴經》的流傳就跟各位介紹到這裡。

最圓滿的一部經:華嚴經
 《華嚴經》素有「經中之王」之美稱。據《高僧傳》記載:
唐太宗問隱士孫思邈:「佛經以何為大?」孫氏曰:「《華嚴經》為尊,為大。」又問:「玄奘大師所譯六百卷《大般若經》豈比不上《六十卷華嚴經》?孫思邈答說:「《華嚴經》是闡明法界事事物物無窮的緣起相生,並且又彼此圓融無礙的無上寶典,它有無量法門,且於其中任一門中,都可演化出其數等同大千微塵數的無量經卷;
而《大般若經》只是《華嚴法界大經》中的一項法門而已。」
由此即可以窺知它是經中之王,是最為寶貴的一部經,它是最圓滿的一部經,所以又稱作圓滿修多羅,無盡修多羅,根本修多羅。《華嚴經》含括無量法門,不管是禪、淨、律、密,或者是經教,《華嚴經》都可以做為一個根本的指導。
  漢譯三部華嚴經中,以唐譯八十卷本最為完備,文義最為暢通,因而在漢地流傳也最廣。四祖清涼國師為其著疏跟鈔以釋義,將全經劃分為七處、九會、四分、五周。我們現在就此結構來跟各位介紹一下,讓大家有一個基本的概念。

信、解、行、證
 唐譯《華嚴經》有八十卷,流通本的是八十一卷,那是四祖清涼國師把「十大願王」這一卷補上去的。它有三十九品,每一品的卷數或多或少,像<世主妙嚴品>有五卷,<十迴向品>就有十一卷之多;假如包括前面<昇兜率天宮品>、<兜率天宮偈讚品>,就佔了十二卷。從前面看過來,初會是如來依正法門,然後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這是位階的部分。
 那麼「四分」是指信、解、行、證,在印度跟中國,道安法師把經本分三分: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,這叫三科。但是《華嚴經》沒有辦法這麼分,所以清涼國師將全經分為信、解、行、證四個大段來說明,即:舉果勸樂生信分、修因契果生解分、託法進修成行分、依人證入成德分,是這四大部分。這是修行實踐的教理依據,亦即是修行證果的保證,我們先看這個部份。

 第一,舉果勸樂生信分,是講如來果德的部分,舉依、正二報之莊嚴因果法門,旨在勸誘眾生,對人人本具的佛果功德莊嚴能夠建立信心,所以<賢首品>說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這是道的根源,功德的根本。以舍那果德為所信仰的對象,來開啟眾生向生命真相探源的原動力。
 第二,修因契果生解分,從<名號品>至<如來出現品>,共三十四品、四十一卷經文,令生正解,所修因行契合於舍那之果德。
 第三,託法進修成行分,託<離世間品>二千行法,來詮釋行者不會再沾染世間一切染污惡法。
 第四,依人證入成德分,善財為求道之人,親證平等法界,以五十三位善知識做示範,為證入五十三位次第之修行。

七處九會
 接著介紹 處、會:
初會,屬舉果勸樂生信分,所信因果周,說如來依正法門。
這一分有六品經、十一卷經文,即<世主妙嚴品>、<如來現相品>、
 以下第二會至第七會皆屬修因契果生解分,裡面包括差別因果周及平等因果周;差別因果又分為差別因、差別果,平等因果又分為平等因、平等果。
 第二會,在普光明殿,差別因果周中明差別因,說十信法門,也就是要進入十住位法身大士之前所要修的法門。共六品、四卷經文,即<如來名號品>、<四聖諦品>、<光明覺品>、<菩薩問明品>、<淨行品>、<賢首品>。
 第三會,在忉利天宮,差別因果周中明差別因,說十住法門。共有六品、三卷經文,即<昇須彌頂品>、<須彌頂上偈讚品>、<十住品>、<梵行品>、<初發心功德品>、<明法品>。
 第四會,在夜摩天宮,差別因果周中明差別因,說十行法門。共四品、三卷經文,即<昇夜摩天宮品>、夜摩宮中偈讚品>、<十行品>、<十無盡藏品>。
 第五會,在兜率天宮,差別因果周中明差別因,說十迴向法門。共三品、十二卷經文,即<昇兜率天宮品>、兜率宮中偈讚品>、<十迴向品>。
 第六會,在他化天宮,差別因果周中明差別因,說十地法門。只有<十地品>一品,有六卷經文。
 第七會,再會普光明殿,說等覺、妙覺法門,共十一品、十三卷經文。即:<十定品>、<十通品>、<十忍品>、<阿僧祇品>、<壽量品><諸菩薩住處品>,上六品是差別因果周中明差別因,為等覺位;<佛不思議法品>、<十身相海品>、<隨好光明品>,上三品是差別因果周中明差別果,為妙覺位。<普賢行品>是平等因果周中明平等因;<如來出現品>是明平等果。
 第八會,三會普光明殿,屬託法進修成行分、成行因果周,
說二千行法門,只有<離世間品>一品,有七卷經文,這份量比較多。像<十迴向品>、<十地品>量也都比較多。
 第九會,在逝多林,屬依人證入因果周,說果法界法門,
一品、二十一卷經文,即<入法界品>。

三番循環
 那麼再更大的一個劃分法是三番循環,從第一品至第三十七品,即從初會至七會是第一個循環,就是一個完整次第的法門,是第一番的六位因果。
第二番的六位因果就是六位都具足是<離世間品>。(六位就是十住位、十行位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),因為十信法門還未正式進入法身大士之流,所以十信未入位。
第三個循環是<入法界品>,也是遍明六位因果,包括「十大願王」
重示普因的部份。
 我們現在所要探討的<淨行品>,屬於修因契果生解分,
會主是文殊師利菩薩,是屬於信位的行門,也可以說是文殊菩薩的法門。那麼普賢菩薩的法門,就是初會六品及八會<離世間品>,以這二會做代表。
 這是對於《八十華嚴》的處、會、說法、品名的一個概略說明,大致上就可以有一個基本認識。最後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,就是<入法界品>,它分有本會跟末會。《四十華嚴》的「十大願王」這卷經文,在《六十華嚴》跟《八十華嚴》都找不到(我們現在的《八十華嚴》已補上),所以完整來說,應該是從初會到八會五十九卷加上《四十華嚴》四十卷,共九十九卷,那是最完整的經文。

如何讀誦華嚴經
 如果我們要讀誦《華嚴經》,可以單品或單卷來讀誦,因為經文的份量不少,有六十,有八十,有四十,加起來就一百八十卷,要全部讀誦受持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所以古今大德就幫我們指引出幾種讀誦的方式,可以從當中取出比較重要的來讀誦。
 第一個方式是只單獨讀誦「十大願王」,因為這一卷是修行的一個總關鍵,這一卷的經文跟八十卷的經文比起來是較簡鍊,義理也非常的深遠。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《普賢行願品別行疏》就說:「今此一經,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,而為華嚴關鍵,修行樞機。文約義豐,功高益廣。能簡能易,唯遠唯深。可讚可傳,可行可寶。
故有這麼一種說法:<普賢行願品>是略本《華嚴經》,
《華嚴經》是廣本<普賢行願品>,所以可以單獨來讀誦這一卷的「十大願王」。
  除了讀誦「十大願王」之外,再加誦<淨行品>、<梵行品跟「經首」,就是讀誦《華嚴三品》。這三品就包括了前行、正行、妙行,前行以<淨行品>作代表,正行以<梵行品>作代表,妙行以<普賢行願品‧十大願王>作代表。
  更進一步比較完整的讀誦方式,就是讀誦《八十華嚴》前三十九品,卷一到卷五十九,接著再讀《四十華嚴》,總共九十九卷經文,最後再讀《六十華嚴》。
  另外一個方式也可以依照翻譯年代的前後來讀誦,就是先讀誦《六十華嚴》,再讀誦《八十華嚴》,再讀誦《四十華嚴》,這樣也可以;或者反過來也可以。
 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,單獨讀誦某一品,或是某一卷,譬如說<十地品>或者<十迴向品>,或者<世界成就品>、<華藏世界品>來深入,最後就可以摸索出自己讀經的方式,只要一品通,經經皆能通達,重點是在於如何「善用其心」。
  不管是一句、一偈都有無量義,能夠從經文當中入法界、證法身,這才重要,不是讀誦多少的問題,而是真的能夠心領神會,真正能夠感受到經文所講的那個真實義理。華嚴行者,最好是先把三部華嚴大略的讀過幾遍之後,對《華嚴經》整體的一個架構輪廓就有一個概念,然後再針對某一品經來下手,全心全力的投入,真正下工夫去深入,去窮盡,這是關於《華嚴經》的讀誦方法。
  誦經本身就是一個行法,用「啟示法」或者用「經尺法」都可以。那麼什麼是啟示法呢?就是在每誦一卷經當中,必須要找出對你有所啟示的重點,然後把它記錄下來,一卷當中找到三到五個重點,對你特別有所啟發的,心靈特別受到震撼的,都可以把它紀錄下來,這樣一年下來就有幾百個重點,乃至上千個重點。
  然後再從這些重點當中去整理,那就可以看出經法所在,就可以發現有幾個思惟模式在裡面,那要勾勒出一個思惟模式其實就很簡單了;只要找出一個思惟模式,就可以把娑婆世界的妄想紛飛情況給掃除掉了。這個對於我們覺性的啟發,覺性的提昇有很大的幫助,學佛就是學著覺悟,那個覺悟的方法要去找出來。
    誦經可不可以覺悟?拜佛可不可以覺悟?念佛可不可以覺悟?只要能夠達到覺悟的目標,那個就對了。那麼誦經、念佛、拜佛,是一個媒介,目標在於覺悟,覺悟的方法,必須要透過一番摸索,要去進行。
  通常我們誦經都會打妄想,而且愈精進的誦,妄想愈厲害,那有一種誦經法叫「經尺法」,要怎麼誦呢?譬如<淨行品>在讀誦的時候,讀過一遍,把這一卷經文的中心思想寫下來,剛開始大約幾十個字左右,不要超過一百個字。就是以少數幾個字定出這一卷經文的核心,它就像一把尺一樣。
  那麼這一把尺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標準,那就要提著疑情,
用提疑情的方式將這個中心思想跟每次誦經所體會到的做一個比對;一次又一次,你寫的字會越來越少,會一再的作修正。經過幾次的修正跟調整,字會一直縮,縮到最後就變成只有品名「淨行品」三個字,那就開悟了。因為生命中它有一個核心,它就是一直繞,繞在那個核心上面。
  當然在誦經當中也可以用修定的方法,就是讀的清清楚楚,誦的明明白白,其他的不需要再多思惟,這也是一種誦經方式。
  對於誦經的方法就簡單的跟各位介紹到這裡,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經題,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經」這七個字,正式進入經文之前,對於經題跟品題要作一個簡單的介紹。一部經的經題可以說是代表整部經的中心思想,它的一個重點所在,都可以由這個經題看得出來。就像《楞嚴經》、《楞伽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法華經》,不一樣的經名,內容也就不一樣。
  那麼要研究這一部經,通常都從這個「經題」來認識了解。《華嚴經》經題有兩個,一個叫「大方廣佛華嚴經」,另外一個叫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」,即《四十華嚴》。
那麼「大方廣佛華嚴經」七個字,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來解釋,大方廣佛華嚴,一個是能,一個是所。以能證的佛華嚴,進入所證的大方廣境界,所以大方廣就是所證的境界,或者是所莊嚴的境界,這個境界就是指佛境界;《四十華嚴》叫「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這也是我們行者所要朝向的一個目標。
  學佛要學著覺悟,覺悟的目標就是「大方廣」,是所要證入的大方廣境界。佛華嚴是指能證的能力,也就是能夠入大方廣境界的這個能力。
那麼在《四十華嚴》當中,這個能入就是「普賢行願」,以普賢行願來入「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從《四十華嚴》的這個經題就可以得到啟示。
由此可以了解到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與《四十華嚴》二部經其實是同樣的,也就是說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跟《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》所講的,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,都是要成就佛境界,只是講法有廣、略之別,其實經法義理是一致的。
  那麼境界在前,因行在後,就是果在前、因在後,所以是「果地覺、因地心」的法門。果地就是佛境界,普賢境界,一真法界,常樂我淨的境界,而不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。那要怎麼樣達到這個目標呢?就是必須要透過這部經所講的法門,必須透過這個行門來用功。
  「大方廣」指的就是體相用;大是體大,方是相大,廣是用大。體大是指本體,指真理的本質本體的狀況。方是外相、表象,那個事相,就是真理所呈顯出來的那個可尋的軌跡,就是「相」,所以講「軌範、軌則」。「廣」就是指本質到達極則以後會發揮作用,而這個作用能周遍一切法界,也就是真理的作用寬廣無邊。換言之,體要達到圓滿就是大,相要達到圓滿就是方,用要達到圓滿就是廣,所以大方廣就是體相用都具足,都圓滿達到止於至善。就因地來說,這個「就是我們的心量要擴大,要周遍;

」就是我們的行持,要合乎中道方正,合乎八正道;
」就是心量要廣闊,能夠包容一切。
從這因行的角度來認識大方廣,有它一個極深度的義理存在。
 那麼「佛華嚴」本身當中有能所、有因地、有果地,有成佛之道,「嚴」就是「成佛之道」。所以這個「能」當中,它就可以細分。
」,是指果地佛果境界,一個覺知的狀況;如從因地來說,它就是覺悟的能力,包括自覺、覺他,自己要能夠覺悟,也要能夠啟發眾生的覺性,自他都要覺悟,直到成就這個佛果境界。

」,就是因地的行持,就是因華,修什麼因就得到什麼果,這個華是指種種的因行,種種的善法功德;要修種種的善法,修種種的功德,就能夠成就這個佛果境界。有的花是先開花後結果,有的是花果同時,像桃樹、李樹是先開花後結果,就是先因後果。像蓮花,花一開,果實就在裡面了,就是花果同時,開花結果同時,沒有先後之別,這是因果同時。因地心就是果地覺,果地覺就是因地心;可以舉因而果成,或是舉果而因成,所以因果可以同時並進。
」,指能莊嚴六度萬行,或指用因華來莊嚴佛果境界。假設從廣的角度來解釋經題,這七個字都有無量義,大有無量義,方也有無量義,廣也有無量義,佛華嚴經都有無量的義理。我們只能從略中略,簡略的解說,來認識這個經題。
」是途徑,就是把「大方廣佛華嚴」這個法,用語言文字把它描述出來,貫穿起來就稱為「經」。

經題部分就跟各位簡單的介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