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28日

十行品 一、歡喜行 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二之二 (原文分段)

大方廣佛華嚴經 隨疏演義鈔 卷第四十二之二

十行品第二十一

「十行品第二十一」:疏仁王名為『十止』」者,即上卷「伏忍聖胎三十人。十信、十止、十堅心」故。已如上引。疏梵網名為『長養』」者。彼立三賢「名」,云:「十發趣(十住)、十長養(十行)、十金剛(十迴向)」。

略無助化善根者,十住有,經云亦是汝勝智力。故云略無。

捷辨」等者,「七」「辯」之義,前文已有,十地更廣。

與法界下,顯難思之相。疏文有二:先正釋。後融拂。前中有三:一就法說,別配事、理,以為深廣;二又超下,對人以顯;三又即理之事下,事、理相融釋。則法界通四法界。虛空是喻。亦含四義。一事法界。二即事之理下。明理法界。於中顯非表義名言。及顯境名言所及。即不思議也。三況二交徹即事理無礙法界。四能令一行下。明事事無礙法界。仍上而起。要由事即是理。方得以理融事。故有事事無礙。下引證可知。第三事理無礙亦應言虛空不礙於色。色不礙空故。四事事無礙。如空入在一毛孔。即攝無邊法界空故。疏又若唯遮者下。第二融拂。恐滯絕思議故。絕但是遮絕心言故。融者即言無言故。故云於中思議不可盡。即用第八真。如相迴向偈文。云菩薩住是不思議。於中思議不可盡。入是不可思議處。思與非思俱寂滅。上即前半意。從遮融無二下。即後半意也。 

疏不可思議即真實行者。例後十地六決定中有真實善決定。彼經云不可見。今以不思議當之。言無觀相行者。彼云無雜。無帶相之雜故。今經地前猶帶如相故。無無雜之言。疏故無。大行者。大行合云遍一切佛剎。普能救護一切眾生。今無此言。 

疏「本業云『始入』」等者,經此前總明從住入行。云從灌頂進入五陰法性空。亦行八萬四千波羅蜜故名十行。疏彼云得實法忍者。經具云:「於實法得法忍,心無我、我所」。

(一、歡喜行)

疏瑜伽菩薩地六度各有九門者。即三十九為首。明法品已略引之。今更具引疏。但通釋六度九門之相。其列名即論。謂字已下。即是疏釋。今先具出布施九門。論嗢柁南曰。自性一切難行。一切門善士。一切種遂求。二世樂清淨。一自性者。謂諸菩薩乃至身財無所顧惜。能施一切所應施物。無貪俱生思。及因此所發能施一切施物。身語二業安住律儀。阿笈摩。見定有果見隨所求。即以此物而行惠施。當知是名菩薩自性施二一切施。略有二法。謂內物外物。又一切施物。謂財法無畏。 三難行施有三。謂一財物少而自貧苦施。二可愛惜物甚深愛著物施。三艱辛所獲財物施。四一切門有四。一自財物。二勸他得物。三施父母妻子奴婢作使等。四施與諸來求者。五善士施有五。一淨信施。二恭敬施。三自手施。四應時施。五不惱亂他施。六一切種有六有七。故有十三。言六者。一無依施。二廣大施。三歡喜施。四數數施。五因器施。六非因器施。言有七者。一一切物施。二一切處施。三一切時施。四無罪施。 五有情物施。六方土物施。七財穀物施。七遂求施有八相。謂一匱乏飲食施以飲食。二匱乏車乘施以車乘。三衣服。四嚴具。五資生什物。六種種塗飾香鬘。七舍宅。八光明。皆如初二句。八此世他世樂施有九。謂財無畏法各有三故。財有三者。謂一清淨如法物。二調伏慳垢。三調伏藏積垢。二即捨財物執著。三即捨受用執著。無畏三者。一濟拔師子虎狼鬼魅等畏。二王賊等畏。三水火等畏。法施三者。一無倒說法。二稱理說法。三勸修學處。 九清淨施有十。一不留滯施。二不執取施。三不積聚施。四不高舉施。五無所依施。六不退轉施。七不下劣施。八無向背施。九不望報施。十不希異熟施。餘廣如彼論。然九門自性皆一。一切皆二皆三。難行皆三。一切門皆四。善士皆五。一切種或六或七。共有十三。遂求皆八。二世樂皆九清淨皆十。而相隨度異。然下文中。九門之內或多或少不必俱全。若一一配乃成繁碎。隨顯配之知法包含。疏今初含攝前四等者。即示此經包含之相下。別配之。一者施主即九門中初一也。雜集第八云。云何施圓滿。謂數數施故。無偏黨施故。隨其所願圓滿施故。依此義故。經作是說。為大施主者此顯數數施。及由慣習成性數數能故。疏一若內若外。即九門一切施中前二義也。二若難若易即難行。三財法無畏即一切施中後義。四攝第四一切門第六一切種。五即遂求故攝五門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疏文有五句以種十義者。但觀前列具知次第。

疏先現行財施等者。即九門中一切施中之三相也。前六度章雖皆略示。今更依攝論釋之。本論云。施三品者。一法施。二財施。三無畏施。無性釋云。言法施者。謂無染心如實宣說契經等法。言財施者。謂無染心施資生具。無畏施者。謂心無損害。濟拔驚怖。釋曰。此第一番自施行相。論云又法施者。為欲資益他諸善根。財施者。為欲資益他身。無畏施者。為欲資益他心。釋曰。此第二番明施所為。天親同此論。又云。以是因緣故說三施。梁攝論云。法施利益他心。財施資益他身。無畏施通益他身心。復次由財施故有向惡者悉令歸善。由無畏施。攝彼令成眷屬。由法施故生彼善根。及成熟解脫。由具此義故說三施。疏依無著論有六意樂者。方便意樂。謂先作意。二歡喜意樂。謂見求者深生歡喜。遇於乞者稱意歡喜。三者恩德意樂。謂遇乞者深心荷恩。由彼令我勝行成故。四者廣大意樂。謂廣行施唯期大果故。五善好意樂。謂令乞者現在豐樂未來得道故。六清淨意樂。謂離障離相成波羅蜜故。疏中先列名後隨文釋。中方釋其相故併舉之。

疏自期大果。亦廣大意樂者。上總釋廣大。有二義。一謂廣行施。二唯期大果故。前一切無違即是初意。今是期大果也。疏亦是善好意樂者。前亦二義。一令乞者現在豐樂。二未來得道。今是後意。

疏隨相離相行必同時者。即總示儀式。言如大般若者。如般若。清淨遍歷八十餘科遞。為其首成百餘卷。如清淨既爾。若以無生為首。亦遍歷諸法無住無依無得無相等。一一皆然。故賢首云。若歷事備陳言過二十萬頌。今併隨相居于一處。併諸離相居于一處。猶般若目。故束乃數紙展則成多。

疏我謂主宰諸蘊假者者。即唯識文。論云。我謂主宰。彼疏釋云。主如君主。有自在故。宰如宰輔。能割斷故。諸蘊假者者。於諸蘊中假建立故稱之為我。唯識論云。世間聖教說有我法。但由假立非實有性。解曰。假有二義。一無體隨情假。隨自執情名我法故。即外道等計。二有體強施設假。隨位隨緣假施設故。即聖教所說。今於二義準下智論及瑜伽文當初義也。
疏。故智論三十五等者。問曰。如我乃至見者。為是一事為各各異。答曰。皆是一我但以隨事為異。於五陰中我我所心起故名為我。釋曰。次云但是一我下。即上論文。
疏。瑜伽大同此說者。論云。於五蘊我我所現前行故。即八十三論。
疏。然由迷緣生實性下釋其無義。
疏。若別別觀無之所以如十定品第二定者。即四十經菩薩知一切法皆無我故。是名入無命法無作法者。菩薩於一切世間勤修行無諍法故。是名住無我法者。菩薩如實見一切身皆從緣起故是名住無眾生法者。菩薩知一切法生滅皆從緣生故。是名住無補特伽羅法者。菩薩知諸法本性平等故。是名住無意生法無摩納婆法者。釋曰。此即別觀無之所以。

疏。智度論云。五陰和合中生故名為眾生。瑜伽有二解。今是其一。言唯有此法者。有此有情法。有情即識。言無餘者。無彼識外餘我體也。二云。又復於彼有愛著故。彼疏釋云。言於彼者。彼即所愛中八識也。即是有能愛情。名為有情。有情梵言薩埵。舊云眾生。

疏。三有想者可知。

疏。四命者其釋文即智論。論中具云命根成就故名壽者命者。釋曰。此論雙釋經中壽命二種。以命根體即壽故。已見問明。世親釋云。一報命根不斷故。論偈云不斷至命住。大雲解云。此是根命。瑜伽亦是二法合釋。

疏。五種種等新譯名異生等者。即大般若第十三。前引智論其文小略。具即大品名為眾數。智論云。從我人有陰界等眾數之法。又取我人為陰界入諸法之數故。眾多之法是種種義。

六補特等者。即瑜伽中名。

疏。七人者有靈於土木之稱。即關中生公語。即智論意。瑜伽名士夫。即十七相中第六論云。言養育者。謂增長後有業故。能作一切士夫用故。彼疏釋云。言養育者。令滋茂不斷絕義。業令致果有士夫用未來莫窮故名養育。釋曰。彼雙釋士夫養育文便故引之。

疏。八摩納婆。此云儒童即。出智論若瑜伽云謂。依止於意。或高或下。故彼疏釋云意高下者。約行以釋。然行高下皆由於意。稚年之者高下不定故。以高下而以顯之。釋曰。稚年高下者。即少年有學者也。

疏。大般若第三下。結示本源。古有章門七門分別。一列名。二釋名。三體性。四二執。五伏害。六成觀。七問答。初諸說互望差別略有三種。一數增減二互有無。三變名字初增減者。第六迴向但有其八。略無總我及種種耳。十定有七已如上辨。一作者。二命。三我。四眾生。五補特伽羅。六意生。七摩納婆。略無受者及種種。而加總我。大般若第四說十七相。一我。二有情。三命者。四生者。五養者。六士夫。七補特伽羅。八意生。九儒童。十作者。十一使作者。十二起者十三使起者。十四受者。十五使受者。十六知者。十七見者。第十三中但說十四。闕使作者起者使起者使受者。闕四加異生。異生義當起故。三使大同。故其第二有無已含在前增減之中。三變名字。此云眾生。大般若中是有情。此云補伽羅。彼云補特伽羅。此云人。彼云士夫。此云摩納婆。大般若云儒童。迴向云童子。此云有想。大般若云生者等。
疏。中已對大般若辨竟。餘門可略言也。

疏。一外無自共之相狀者。自相者。謂色質礙相。受領納相等。各別所屬。共相者。謂五蘊等同無常苦空無我。此二皆外相也。二為無為諸法之體。諸法不出此二。疏。有去不留空者。明空有無二。故有即是空。若去於有即以去空。若有去存空則空有為二故。

疏「剋獲為『果』」者,此釋果報有二義。一果通現在。報唯未來。如修初禪為習因。證得初禪為習果。故云習因習續於前習果。剋獲於後。上一重因果。望其當報總名為因。生於初禪梵眾等天方名感報。故上云酬因為報。此則下結示。二又報謂有漏下。則果之與報俱在未來。疏。大施大果等者。此小大等有三。一少物施等為小。多物施為大。二小心施為小。大心施為大。自利無常等為小利。他觀空等為大。三近果為小。究竟果為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